[專聊蘿蔔葉]
農忙的腳步不曾因年節而停歇。
雖說春節吃蘿蔔象徵好彩頭,但當全村蘿蔔頭們趕在春暖之際爭先恐後地成熟,那畫面可不是文藝片,而是動作片。
收成蘿蔔,做蘿蔔糕、做漬物、做泡菜,鹽漬壓水,曬蘿蔔乾、蘿蔔絲……這一連串的工作就夠我忙上好久。
然後還有,大把、大把、大把的蘿蔔葉。
擺滿桌檯,塞滿冰箱。
光是把它們都整理乾淨,兩手洗到指紋不見,手機無法辨識解鎖。
但蘿蔔葉是附加的美味、是小農的福利,季節的饋贈怎可浪費?尤其是,不同種類的蘿蔔,葉片也各型各色,於料理之中的應用,也各自不同。
葉片柔嫩少刺的拿來直接清炒、炊飯,葉片粗澀的先鹽漬、晾曬、又或者製成泡菜,而後再接續用來拌炒燉煮,鮮香度濃縮加倍。
於是每年的這個時候,我弄不清自己是期待蘿蔔,還是期待蘿蔔葉更多?
但可以確定的是,在整理完最後一批蘿蔔後,自己最期待的會是不用再吃蘿蔔的夏季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再次正名:鹽漬蘿蔔葉 ≠ 雪裡紅哦 👇👇👇👇
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1786580824806507&id=175204189277520